近期,永利李海超博士團隊在量子光學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研究成果分别發表于物理學知名期刊Optics Letters和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上。其中,Optics Letters是美國光學學會旗下重要期刊之一,主要發表光學領域的高水平前沿學術成果,是國際光學界廣泛認可的期刊;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是Wiley出版社量子科技旗艦期刊,屬于享有極高學術聲譽的Advanced家族,主要發表量子領域的高水平前沿學術成果。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并獲得微納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的支持。
成果一:在光量子科技層面,光與物質的相幹相互作用不僅是探索新奇量子光學現象的重要基礎,而且是實現量子計算與量子傳感等新興技術的寶貴資源。但是量子系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這會引入不可逆的耗散過程,使得長時尺度下的系統動力學變成去相幹的,進而對基于相幹效應的量子技術造成嚴重後果。針對這一問題,論文作者建立了量子壓縮和量子測量的新型協同機制,成功壓制了環境誘導的量子耗散效應,使得系統動力學完全由相幹相互作用控制。該研究成果以“Suppression of quantum dissipation: a cooperative effect of quantum squeezing and quantum measurement”為題發表在Optics Letters上,永利2022級研究生夏一鳴同學為論文第一作者,李海超博士為論文通訊作者,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為論文第一單位。
論文鍊接:https://opg.optica.org/ol/abstract.cfm?uri=ol-49-21-6057
成果二:混合量子系統可以将不同量子系統的各自優勢充分利用起來,能夠執行單一量子系統難以完成的複雜量子任務,有望實現通用的量子信息處理。在腔光力學和磁力學領域,長相幹時間的聲子可以用來對光力或磁力系統進行量子調控,進而構建腔-磁-力的混合量子系統。基于這一嶄新的混合量子系統,論文作者發現了參數可調控的多種非厄米奇異點,探究了奇異點附近的新奇動力學行為,并指出該動力學行為可以用來預測量子相變。該研究成果以“Mechanical dynamics around higher-order exceptional point in magno-optomechanic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上,論文由李海超博士與合作者共同完成,李海超博士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為論文共同通訊單位。
論文鍊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qute.202400275
此外,為感謝中國作者在推動科技進步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Wiley中國經過嚴格評選授予了數位傑出作者“Wiley威立中國高貢獻作者”的榮譽稱号。由于李海超博士團隊2024年上半年在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上發表的出色工作(見報道https://www.hbnu.edu.cn/2024/0620/c5141a163386/page.htm)受到了讀者的廣泛關注,李海超博士與合作者共同榮獲了2024年第二季度“Wiley威立中國高貢獻作者”證書。
作者簡介:李海超,男,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光學類國際知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A、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等上發表論文2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