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國第十六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着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5月11日至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當我們遇到自然災害時,應該如何正确躲避?接下來,請同學們跟随學院團委的腳步一起學習這些至關重要的防災知識吧!
一.雷雨
1.注意關閉門窗,防止雨水進入屋内,一旦進水則需要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注意街上的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應當立即遠離。
3.不要走地下通道,不要在流水中行走,遠離積水路段,注意躲避下水井蓋。
二.洪水
1.當接到洪水預報時,應提前備足食品、衣物、飲用水、生活用品和必要的醫療用品。
2.洪水來臨前,根據自己所處位置,選擇最佳路線,進行安全轉移。
3.若不慎被卷入洪水中,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者可以漂浮的物體,設法與當地政府或救援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來源:澎湃新聞
三.泥石流
1.發現泥石流後,從房屋中跑出來到開闊地帶,盡可能防止被埋壓。
2.往與泥石流呈垂直方向一邊的較高山坡上面爬,絕對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動方向走。
3.不要上樹躲避,也不要停留在低凹處。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不要躲在滾石或者亂石後面,不要再山谷和河溝底部紮營。
來源:新華網
四.地震
1.在家中,就近躲在結實、不易傾倒的家具下面,不要使用電梯逃生。
2.在公共場所,要遠離玻璃櫥窗和貨架等易傾倒的物品,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不要擁擠。
3.在戶外,要躲開建築物、橋梁或山坡,尋找空曠的安全地點被困廢墟要節省體力,用敲擊的方法呼救。
來源:騰訊新聞
五.火災
1.住宅區域要安全用火用電,不亂拉接電線。在寝室不使用違規電器,不在樓道、陽台堆放雜物,堵塞疏散通道。
2.公共場所發生火災要撥打119報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電梯。穿過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和牆邊,彎腰或匍匐前進。
3.逃生時随手關閉身後房門,防止濃煙尾随進入。無法逃離時,退至陽台或屋頂等安全區域,發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來源: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