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師範類)專業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7-01 浏覽次數:771

物理學(師範類)專業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依托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悠久的師範教育優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立足湖北,面向全國,緻力于培養富有高尚師德與教育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職業道德、紮實的物理學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先進的物理學教育理念、全面的中學物理教育教學能力,較強的班級管理和綜合育人能力,具有教育創新意識、溝通合作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學物理教師。

畢業五年左右,本專業畢業生具有如下目标預期:

1.1 師德素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具備高尚道德情操和堅定正确的政治立場,熱愛祖國、熱愛基礎教育事業,恪守教師職業規範,依法執教,熱愛中學物理教育事業,紮根基層,樂于奉獻。

1.2 教學能力:具有紮實的物理學專業素養與課堂教學基本功,具備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教學理念先進,熟練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開展中學物理教學工作。

1.3 育人能力:熟悉基礎教育理論和中學生成長規律,能獨立承擔班級管理工作與群團指導工作、完成學生德育教育任務,善于結合物理學科特點開展育人活動,當好學生全面發展的引路人。

1.4 發展能力:具有終身學習的意願,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善于反思,勇于創新,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了解物理學科前沿進展,具有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和教改能力; 參與教育教學研究;勤于反思,善于創新, 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合作意識與能力。

二、畢業要求

根據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的專業培養目标内涵,本專業學生應該達到如下8個方面的畢業要求:

2.1師德規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崇德立學修身施教的基本遵循。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為己任,遵循教育規律、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恪守誠毅勤敏的湖師校訓,秉承自強不息、尚誠厚德的湖師精神,樹立崇高的教師職業理想,做學生敬仰愛戴的立學之師、立身之師、施教之師。

2.2教育情懷:樹立崇高的教育職業理想,熱愛并積極紮根中學物理教學工作,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育人使命感;做人類文明的傳承者,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正确的教師觀和學生觀,自覺增強教書育人本領;當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厚植愛國情懷和教育情懷,關心愛護學生、尊重理解學生,把握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做到“四個相統一”。

2.3 學科素養:具備紮實的高等數學基本知識,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以及利用物理學思維方式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具備紮實的物理學科素養和基礎物理實驗技能,具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實踐能力,具有初步的物理學科探究意識和能力;注重專業視野拓展,了解物理與化學、材料學等學科的關聯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價值。

2.4 教學能力:了解物理教學規律和當代先進教學理念,初步具備教材分析,并依據中學物理課程标準進行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和學業評價的能力。初步具備組織學生進行物理探究性活動的能力,能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合作、研究性學習。能針對課堂常見問題進行研究、教學資源開發和自制教具,并能通過積極的學習評價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5 班級指導:了解中學德育教育的要求、原則、過程和方法,注重中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掌握德育、班級管理、群團組織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規律;指導班級學風建設,在集體活動和學生自我教育中形成優良的班風學風,并獲得積極的實踐體驗。

2.6 綜合育人: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一般規律,理解物理學科的學科特點,引導學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文化和環境育人的内涵和價值,具有利用校園、家庭、社會各種資源進行全員育人的意識;能夠通過主題教育、社會實踐或社團活動等形式,初步掌握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能夠結合物理學科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紮實的專業技能、積極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嚴謹探究的科學精神,具有全過程育人意識。

2.7學會反思:具有自我管理和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課堂主動參與、課外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個人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專業發展意識;能夠适應時代需求,把握國内外中學物理教育發展趨勢,依據物理學科發展和個人就業願景,科學規劃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反思意識,能夠應用批判性思維,正确分析和解決個人發展及中學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8 溝通合作:理解學習共同體的内涵、特點和價值,具有團隊協作精神,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的小組學習與讨論,深入體驗課題合作研究、見習和研習等教學實踐環節,;掌握溝通合作的相關技能,樂于傾聽,善于分享,具有良好的交流表達能力。